料想到此次战役如儿戏般的结局。
指挥热河保卫战的最高指挥是张少帅,虽然此时的他已有抗战的决心,战前也做了一些针对日军进攻方向的部署,但是无奈手下官兵皆无战心,更多的是想着如何保存实力,更有汤玉麟这种实际已经独立于东北军体系之外的新军阀的阻挠。
对于曾经在中国威名赫赫的东北军来说,九一八事变是个多米诺骨牌的.asxs.,东北军上下对张少帅放弃奉天老窝非常不满,已经不大听少帅的招呼了。
因此,热河作战实际上是没有统一指挥,各打各的一场混战。
当时,军事评论家们曾指出:“热河之战在爆发之后,双方规模之大,实类似大兵团作战。但我方却无统一作战计划,未几既通盘瓦解,遂使此有极端可能的亚洲最大的山地战,仅变成日军之行军演习”。
也就是说,本来可以演变成一场亚洲最大的,双方兵力达几十万人规模的山地攻防战,却是变成了日军的行军演戏,兵锋所致,所向披靡。而中**队则是一触即溃,有些部队甚至还没与日军接触就撒开脚丫子跑了。
在作战方针上,张少帅的军事素质更是不敢恭维,他还在沿用一战时期的老旧战术,采用的是分兵把口、固守据点,只防不攻的消极防御。
甚至连我们的敌人,日本军方在事后指陈中**队的错误战法说:“以广大之地域而散置兵力,随处皆有弱点,甚至以延亘百里之战线而用8000人守其正面,在军事上实为怪事”。
此种分散兵力,在粗陋的战壕里甚至在荒漠上以简单的武器散沙似防守的方法,根本无法抵挡占有优势火力和机动性很强的日军的攻势。
因此,被民国政-府和国人即以厚望的热河保卫战,二十万大军,整整准备了三个月的时间,但是开战后仅仅12天就被日军两个师团另两个混成旅团加上几万伪军占领全境,完全就是等同于日军的行军速度。
热河失守速度之快,超出了国内乃至国外任何人的想象,导致的结果就是军委会北平分会还没来得及做长城防线的防御部署,日军就已经开到长城脚下,并且很快就占领了部分关口。
北平分会急切之下,只能就近调兵,就出现了尚正将军的

章节目录